- Published on
跨光谱文化形态学
- Authors
- Name
亚蕾娅是种特有族群的一员,其生活因偏见而缩短。(多年故事,因此年龄分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年龄变化)
故事正文
跨光谱文化形态学 ——亚蕾娅的双性形态贵族日记
作者:Rei Rei
我是一名双性形态人(Hermaphromorph),这是个简单的称呼,而我正是‘人族双性形态贵族’(Homo Sapiens Hermaphromorpheus Nobilis):一个冗长的拉丁学术语,简单来说就是——我能自如地变换性别与形态!我的名字是阿丽娅·阿·赛义德(Arya al-Sayed),出生时,我几乎命悬一线,我的家庭医生,本杰明·伊本-赛法·阿卜达拉·穆拉德·埃尔哈力博士(Dr. Benjamin ibn-selafi Abdallah Murradh Elahi),至今仍摇头惊叹我竟能挺过分娩。我的父母是从阿拉伯移民到美国的普通移民,他们勉强能维持生计,遑论养育孩子。
当青春期初临,我典型的男孩身形便自发转变成了少女般的体态!我说自发转变,可这却是六小时的漫长蜕变,其间我损失了体力与心绪的平静。整整六小时的荷尔蒙奔涌,与随之而来的身体变化相得益彰,虽不疼痛,却颇觉疲惫。待父母得知消息,他们立即将我送至医院,由埃尔哈力博士亲自诊察,他判定我是个骗子!
‘这不是阿丽娅,这分明是个姑娘!’他怒气冲冲地宣布道,‘我竟不知你们想证明些什么!?’
父亲让他查验了我的足纹,果然,这就是证据:我确实是阿丽娅·阿·赛义德,一如我与父母所知,当然。
‘这究竟如何?’我焦头烂额的父亲问道。
‘尚不清楚,’埃尔哈力博士答道,‘但在此种高度不寻常的情形下,我想,不妨将此事尽量保密,以照顾孩子的权益,当然。’
接下来的两周堪称炼狱,我得在同龄人面前悄然保持身体变化的秘密——说难不难,我的父母希望我佩戴希贾布(hijab),一种穆斯林女性佩戴的头巾,遮住秀发与面容(我可是穆斯林,不知你是否留意过。),而我则倾力争取,两头兼顾。两周时光如梭,直至我终又变回原貌。说来有趣,这竟是偶然促成的:我正对着镜子,满心期盼能重现男儿身,刹那间,宛如魔法,身形便悄然转换。当然,这一过程依然缓慢而艰辛,而男孩般的惊喜,更是不期而至!
待我得以回眸镜中倩影,才发觉我俨然成了金发碧眼、骨架宽厚的白人男孩,肤色较之往常的闪米特面容更为清丽。那一日,我领悟到自己能任选任何喜好的人族模样,甚至可摹仿特定人物(只需稍加演练)。自此,我确信自己绝非寻常人氏,而是真真切切地,被仁慈的造物主阿拉(Allah)赐予了专属的宿命。
我甚至曾细细观察这一蜕变过程,从中既得科学见解,亦获情感共鸣。形态转换伊始,我的代谢加快,因身体需借力能量以完善转换的机械与化学运作,埃尔哈力博士称之为‘形态转换’(Morph)。我开始出汗,且(因是纯性别转换,视觉民族风貌变化不大)胸部稍感酸胀,乳房渐次隆起,体毛也悄然变淡,几小时的流转间,我的阴茎逐渐收细,睾丸内收,栖居于卵巢应有的位置,阴囊随之化作阴唇,阴茎亦逆向翻转成阴道,阴茎顶端的龟头则变为阴蒂。进一步的科学观测中,我们还发现我的前列腺衍生为子宫,并增生出输卵管。我的秀发渐长,双唇丰润,骨骼结构亦随之微调,日渐轻盈纤细。
不过,我有些跑题了,让我从头讲起,向诸位亲爱的读者详述这趟双性形态之旅中的点滴困扰——毕竟,一切并非尽是风花雪月,且常难尽如人意。
以下是我日记节选,记录了我生命中诸多难忘时刻。
1987年1月4日
此刻,我独坐于德州圣安东尼奥家中新居的卧室,热浪袭人,汗湿衣襟,我正缓缓蜕变,竟不知此为何物。我汗流浃背,腹部微感不适,莫非是流感所致……
(稍后)
我简直不敢相信——我竟是女孩模样,却怎的成了姑娘?我可是个男孩呀,一个男孩,一个男孩……
1987年1月5日
这番奇遇,如今我已略似常人,唯独添了……阴道!我俨然成了姑娘,医生坦言此乃他见所未见的奇事,起初他还信不过,便要我留下足纹作证,再三验证一番,以证我言非虚。我猜想,埃尔哈力博士自此定会大有改观……他神情紧绷,额间青筋毕现,颇为憔悴。他可曾想过我内心的忐忑?我已承袭男孩身份十二载,这突如其来的转变,恐将搅乱我整个生活。且待学校里的人们一睹我的新貌,父母还盼我着一袭穆斯林女裙,佩戴母亲惯用的头巾,我却与他们争辩不休:我向来钟爱九十年代的风尚,穆斯林姑娘们未必需拘泥于古老仪轨。母亲则道,阿拉不囿于任何纪元,我却笑言,九十年代乃大千世界的巅峰时代!她竟说若非我点头应承,今夜的餐桌上便是我素来憎恶的鹰嘴豆泥(Hummus),着实叫人不喜。
1987年1月6日
今日一切顺遂,竟无甚异样,唯我发梢稍长了些许——可又有哪个男生会留意自己的发梢呢?
1987年2月14日
为何偏偏是情人节?为何非得在今日?我本欲好生装扮,却遇上了周期,竟不知何时悄然蜕变。我披上新装的牛仔裤(品牌名已略去),身着裙衫,身下的血色便悄然浸染。我向男孩们解释说是坐了钉子,可他们似乎并不信服。
1987年5月5日
西班牙裔的同窗们称此日为‘五朔节’(Cinco de Mayo),乃为纪念墨西哥自西班牙封建统治中独立的日子……我亦发现,街坊的拉丁家庭比学校安排的节庆更多彩纷呈,却鲜少缺席教堂礼拜。我亦许久未来拜谒玛斯吉德(Masjid),如今……
1987年6月20日
我已渐爱这变换自如的妙处,今日,我扮作女孩去游泳,沁凉的流水轻抚全身,令我倍感惬意。如今我已娴熟于变换形态,能自如变幻模样,便邀好友荷瑞戈(Jorge)共赴泳池之约,他竟未察觉一丝异样。我素来未曾深思此事,却觉荷瑞戈着实是个不俗的俊郎,只可惜,暑期末了,归途又趋寻常——我未告知他我的真名,亦未以假名掩藏身份。天哪,我何等自在!当能化身他者之际,我甚至可化身女盗,或任何心仪角色,究竟谁又能识得我的真身呢?
1987年7月4日
恰是七月四日,喜事连连。感谢阿拉,我与荷瑞戈共谱良缘。我首次以女孩身份初尝爱意,竟不知是何滋味。他身披鲨鱼纹身(tattoo),点缀于臀畔——且听我细说……
是的,我是在双性身份中初尝闺阁之欢(female virginity),再以男孩身份迎娶新婚,这一番变换,你觉着有何奇异?且听我娓娓道来:
1990年9月4日
今日是我十六岁生辰,除了如约而至的‘甜妹’生辰礼,我还喜获一辆爱车,更添一份惊喜——与保拉(Paula)的约会亦有两星期光景……她甜美如蜜,却又略带咸味——她如此紧实,这般……俨然处子之态,嘻嘻笑靥,好不惬意……
我的生活日渐丰盈。作为高三学生,我辞别旧居,搬至德克萨斯州的纽布朗斐尔斯,只为圆梦一载双性生活……
——
读者评论
hal_lie (05/17/2020):
五日节(Cinco de Mayo)并非庆祝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,而是纪念1862年5月5日墨西哥军队在普埃布拉战役中击败法国帝国军的胜利。我更喜欢他不是穆斯林——不仅因为恐同症和跨性别认同可能带来的不便,还因为我偏爱的衣橱搭配未必能完全适用。不过,我认为这个故事的概念相当吸引人,很高兴看到角色的蜕变之旅并非一帆风顺。
Tabitha (03/02/2013):
我真希望能生而如斯。故事很精彩,但我不太喜欢结局,若能更精准些就更好了——毕竟,若能结合1850年代或相近年代人们的生活轨迹,故事会更生动。
Great Sage (10/22/2007):
有时,篇幅简短的故事能发挥很好的效果。这篇故事探讨了偏见的主题,我认为很成功。特别是,若摩菲族人中只有一位,即一位独特而特别的孩童,却因无知与偏见而英年早逝——这更是令人心碎……想必许多读者和本站贡献者对此深有体会。虽说我对圆满结局情有独钟,但这样的视角正恰到好处。顺便问一下,Rei Rei,你这个名字是源自Farhad网站上 featured的漫画,其中包含了数章讲述TG转换的内容吗?
skymyr (03/27/1999):
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。其中蕴含了诸多新可能性。我尤其喜欢这个故事中,一名12岁男孩如何融入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一设定。将他置于男孩女孩待遇迥异的文化环境中,也是个绝佳创意。如果能更多介绍学校中的具体情况——其他同学如何对待他、他如何保持自己的秘密,那就更完美了。添加一个拥有相同超能力的兄妹,更是锦上添花。因为这是轻奇幻,所以其他同学对这些变化的反应不必太过隆重,只需很当回事即可!
Pretzelgirl (03/27/1999):
有趣的故事且写作风格独特。我很想看到更多精彩内容。故事结束得太仓促了,明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情节可以展开。也许阿丽娅可以从深度睡眠中醒来,踏上新的冒险之旅?也许她的代谢系统因特异的基因而与众不同,能让她从药物诱导的昏迷中苏醒?又或者,其他"智人雌雄同体形态贵族"样本已经存在(例如,她父母双方的逆向基因组合可能会带来一位同样受影响的姐妹,这位姐妹能阅读阿丽娅的日记,并逃脱自己的宿命?)
rei rei (03/27/1999):
嗯,感谢各位花时间阅读我的第一篇投稿(希望不是唯一的一篇!),我尤其感激至今收到的评论意见,坦诚地说,我有些惊喜——我原本是把这篇故事当作在FictionMania平台供他人使用的跳板来撰写的……我还想补充的是,如有人愿意采用我提出的设定与术语‘智人双性形态高贵者’,请尽情发挥吧,我热爱在这里阅读大家的故事,也期盼更多人喜欢我的投稿。rei rei 附:或许我会创作一篇更详尽版的故事……拭目以待 :-)